4月15日晚上,從美國傳來消息,印刷行業知名圖像公司EFI宣布,已與Siris資本集團的附屬公司簽訂終收購協議。
收購采取現金交易的方式,價值約17億美。收購完成后,EFI將成為后者的全資公司。消息一出,EFI股價應聲上漲,新股價為38美,漲幅高達29.25%,總市值為16.20億美。
據介紹,Siris資本集團的附屬公司將以每股37美的現金價格,收購EFI的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。購買價格比EFI在2019年4月12日結束的前90天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溢價約45%。
該交易預計將于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,前提是獲得EFI股東的批準,同時滿足包括反壟斷監管部門批準在內的成交條件。
收購完成后,EFI將由Siris資本集團的附屬公司全資擁有。EFI目前預計2019年季度的收入,將在2.2億-2.25億美之間。
國內印刷圈對EFI公司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,其印前領域的軟硬件產品(如色彩管理、數字化工作流程軟件及服務器等)在國內印刷企業中非常常見。
除此之外,EFI公司近年來在超寬幅面、寬幅面噴墨印刷機,標簽及陶瓷噴墨印刷機及相關耗材等方面也表現非常優秀。各類相關展會都少不了EFI公司的身影。
對圈內老板來說,EFI突然爆出被收購,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意外的。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這背后肯定有長久積累的原因。
二妮扒了一下EFI公司近年來的經營情況,事情一下子明朗了很多。
2013-2018年的6年,EFI公司營收增長還不錯,然而利潤卻下滑得有點“陡峭”。
從2013年凈利潤超過1億美,到2018年凈虧損97.10萬美,可以說EFI的這些年過得并不輕松。
看完數字,再看EFI這些年為了推動增長而做的一系列大動作。用一個字概括就是:買!用三個字概括就是:買買買!
二妮在中文搜索引擎輸入“EFI 收購”兩個詞,滿目可見都是EFI各種收購的新聞。各位老板可以腦補一下畫面,或者也可以直接搜索體驗一下。
2005年收購VUTEK的大手筆是早已過去之事了,我們僅看2013年之后的情況。
2013年收購西班牙的Cretaprint公司,進軍陶瓷打印領域。同年,收購美國印刷計劃和拼版技術軟件公司Metrix、德國印刷管理信息系統軟件(MIS)研發企業——Lector計算機系統公司;
2014年收購DirectSmile公司,拓展可變數據印刷與跨媒體營銷能力。同年,還曾傳出消息,EFI有意收購國內印刷企業ERP產品供應商印智公司,后無果而終;
2015年收購意大利Reggiani Machine公司和以色列的Matan Digital Printer公司,進入紡織業數字打印領域。同年,收購法國印刷和包裝軟件研發企業Rhapso;
2016年收購專注于紡織業3D軟件開發的以色列科技企業Optitex;
2017年收購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印刷企業提供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的供應商CRC信息系統公司……
這只是二妮隨手百度的一些關于EFI的各類收購信息,相信并不完全,部分信息可能還會有些誤差。
無論如何,這些信息可以說明EFI公司一直在不斷通過收購來擴充產品線,拓展市場領域,進而實現營收增長。
二妮從EFI某位高管的一次采訪中看到,EFI曾經定下目標,要在2016年實現營收10億美。此前的一系列收購行為,無疑均是在為此而努力。從上圖中也能看到,2016年,EFI基本已經實現10億美的營收目標。
可惜2016年之后,EFI的營收幾乎沒有增長而凈利潤卻大幅下滑。
接連收購之后被收購,EFI的命運看上去反轉得太快。雖然結果有些令人唏噓,但如果這是打破盈利困局的有效辦法,未嘗也不是一樁好事。
簡單分析EFI一系列收購之后營收不增而利潤下滑的原因,全球印刷行業低迷恐怕首當其沖。
雖然EFI的業務范圍在擴大,然而整個市場卻在停滯甚至萎縮,這無疑會影響企業營收的增長。而每年將大筆資金用于收購,恐怕也是影響其利潤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還要指出的是,無論收購產品、技術,還是企業,一般都不太可能立竿見影地快速獲得收益,調整、整合都需要時間。
所以,圈內老板也可以思考:持續的收購擴張,對于企業持續發展是否完全“有利無弊”?
也有人會好奇收購EFI的是一家什么公司呢?二妮只查到,Siris資本集團是一家領先的私募股權公司,專注于對數據、電信、技術和技術支持型商業服務的企業進行控股投資,其他信息則非常少。
不過,對于印刷圈來說,Siris資本集團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其實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:多年來服務中國市場的EFI是否還會一如既往。二妮想,這是毋庸置疑的,EFI股價的應聲上漲,也說明了被收購對EFI來說是個利好。
我們也許可以期待:資金更加充裕的EFI,還能給印刷行業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。
收購采取現金交易的方式,價值約17億美。收購完成后,EFI將成為后者的全資公司。消息一出,EFI股價應聲上漲,新股價為38美,漲幅高達29.25%,總市值為16.20億美。
據介紹,Siris資本集團的附屬公司將以每股37美的現金價格,收購EFI的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。購買價格比EFI在2019年4月12日結束的前90天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溢價約45%。
該交易預計將于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,前提是獲得EFI股東的批準,同時滿足包括反壟斷監管部門批準在內的成交條件。
收購完成后,EFI將由Siris資本集團的附屬公司全資擁有。EFI目前預計2019年季度的收入,將在2.2億-2.25億美之間。
國內印刷圈對EFI公司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,其印前領域的軟硬件產品(如色彩管理、數字化工作流程軟件及服務器等)在國內印刷企業中非常常見。
除此之外,EFI公司近年來在超寬幅面、寬幅面噴墨印刷機,標簽及陶瓷噴墨印刷機及相關耗材等方面也表現非常優秀。各類相關展會都少不了EFI公司的身影。
對圈內老板來說,EFI突然爆出被收購,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意外的。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這背后肯定有長久積累的原因。
二妮扒了一下EFI公司近年來的經營情況,事情一下子明朗了很多。
2013-2018年的6年,EFI公司營收增長還不錯,然而利潤卻下滑得有點“陡峭”。
從2013年凈利潤超過1億美,到2018年凈虧損97.10萬美,可以說EFI的這些年過得并不輕松。
尤其是2014、2017年兩個年份,EFI的凈利潤幾乎是斷崖式下滑。
看完數字,再看EFI這些年為了推動增長而做的一系列大動作。用一個字概括就是:買!用三個字概括就是:買買買!
二妮在中文搜索引擎輸入“EFI 收購”兩個詞,滿目可見都是EFI各種收購的新聞。各位老板可以腦補一下畫面,或者也可以直接搜索體驗一下。
2005年收購VUTEK的大手筆是早已過去之事了,我們僅看2013年之后的情況。
2013年收購西班牙的Cretaprint公司,進軍陶瓷打印領域。同年,收購美國印刷計劃和拼版技術軟件公司Metrix、德國印刷管理信息系統軟件(MIS)研發企業——Lector計算機系統公司;
2014年收購DirectSmile公司,拓展可變數據印刷與跨媒體營銷能力。同年,還曾傳出消息,EFI有意收購國內印刷企業ERP產品供應商印智公司,后無果而終;
2015年收購意大利Reggiani Machine公司和以色列的Matan Digital Printer公司,進入紡織業數字打印領域。同年,收購法國印刷和包裝軟件研發企業Rhapso;
2016年收購專注于紡織業3D軟件開發的以色列科技企業Optitex;
2017年收購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印刷企業提供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的供應商CRC信息系統公司……
這只是二妮隨手百度的一些關于EFI的各類收購信息,相信并不完全,部分信息可能還會有些誤差。
無論如何,這些信息可以說明EFI公司一直在不斷通過收購來擴充產品線,拓展市場領域,進而實現營收增長。
二妮從EFI某位高管的一次采訪中看到,EFI曾經定下目標,要在2016年實現營收10億美。此前的一系列收購行為,無疑均是在為此而努力。從上圖中也能看到,2016年,EFI基本已經實現10億美的營收目標。
可惜2016年之后,EFI的營收幾乎沒有增長而凈利潤卻大幅下滑。
接連收購之后被收購,EFI的命運看上去反轉得太快。雖然結果有些令人唏噓,但如果這是打破盈利困局的有效辦法,未嘗也不是一樁好事。
簡單分析EFI一系列收購之后營收不增而利潤下滑的原因,全球印刷行業低迷恐怕首當其沖。
雖然EFI的業務范圍在擴大,然而整個市場卻在停滯甚至萎縮,這無疑會影響企業營收的增長。而每年將大筆資金用于收購,恐怕也是影響其利潤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還要指出的是,無論收購產品、技術,還是企業,一般都不太可能立竿見影地快速獲得收益,調整、整合都需要時間。
所以,圈內老板也可以思考:持續的收購擴張,對于企業持續發展是否完全“有利無弊”?
也有人會好奇收購EFI的是一家什么公司呢?二妮只查到,Siris資本集團是一家領先的私募股權公司,專注于對數據、電信、技術和技術支持型商業服務的企業進行控股投資,其他信息則非常少。
不過,對于印刷圈來說,Siris資本集團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其實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:多年來服務中國市場的EFI是否還會一如既往。二妮想,這是毋庸置疑的,EFI股價的應聲上漲,也說明了被收購對EFI來說是個利好。
我們也許可以期待:資金更加充裕的EFI,還能給印刷行業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。



